查看原文
其他

聚焦 | 一份献给记者节的成年礼

2017-11-08 成师记者团 青春报社


2000年11月8日,中国迎来了第一个记者节,至此已到了第18个年头。


< 谨以此文作为献给记者节的成年礼 >


壹.记者凭什么有个节日


相信很多人看到“记者节”这三个字都会感到诧异,“记者节?什么时候有的?记者凭什么有个节日?”对此,敬一丹前辈曾在其书《我遇到你——30年央视奋斗,30年社会变迁,30年百姓故事》中提道,“媒体空前发展,记者阵容可观,社会需求强劲,职业声望提高,才有了记者自己的节。”


长期以来,记者被视作时代变迁的记录者和社会公义的承担者,实时采访、报道是对他们的要求,世人称誉他们为“无冕之王”,感叹记者是“社会的良心”。对此,成师文新院新闻学概论的黄琳老师说道: “记者是把真实的世界客观地呈现给受众”。四川电视台的主持人刘源也表示赞同,他认为记者担得起“无冕之王”这个称号,因为大家阅读完一则新闻,常常仅记住新闻所讲述的内容,很少会留心到这则新闻是谁编写的。


记者节的存在,是对记者贡献的肯定,也是对从事新闻行业人的鼓舞



贰.媒体环境疯狂变化下的我们


虽说记者在社会发展里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,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以记者为代表的新闻行业仍面临许多的问题。


最显而易见的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,使得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。以纸媒为例,2015年报纸利润下滑53.21%,2016年倒闭的13家媒体中,有12家即为纸媒。而这些关闭的媒体中,存活时间在10年内的有8家媒体,其中,存活时间最长的《亚洲电视》存在达58年之久。



在互联网高速普及的时代,纸媒是否将死?


黄琳老师认为,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是正常的,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,新媒介必然会出现,但是新闻的本质是不变的,变化的只是它的载体、形式和表达方式。”近年,众多媒体带领记者将曾经发表言论的地方从报纸转移到了微信、今日头条等APP上。虽说言论载体已出现变化,但把真实呈现给受众仍是记者下笔时的操守。


新媒体的兴起,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新闻记者,还有众多的新闻从业者。变革,成了媒体人必须面对的关键词。


这一点,刘源前辈深有体会。电视也是在新媒体发展下倍受冲击的另一媒介。大多时候,一档节目完成后,收视率已不复从前,看的人并不多。但这此在有关“十九大”的新闻专题中,他们台的新媒体部制作了一个“向总书记报告”的线上视频,点击量竟超过了800万。


两相对比,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流行程度立判高下。针对传统媒体持续在走下坡路的现状,我们问他日后是否会选择放弃传统媒体转 47 31808 47 15262 0 0 3130 0 0:00:10 0:00:04 0:00:06 3130而进入新媒体,他斩钉截铁地表明绝不会放弃,并认为:“现在想的应该是怎样去改变它,怎样通过改革、通过创新让它重新回到主流阵营里。比如说,在很多年前,广播找不到它的阵地了,后来有了私家车,它又活回来了。同样,我们电视或许以后也会有什么改革,让它活过来。”同时他指出,身为媒体人,我们不应该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划得那么清。我们要做的是团结起来,新媒体不可能离开传统媒体单独存活,传统媒体也需要借鉴一些新媒体的发展方式,两者应该是融合发展的。“不管是哪个媒体,它的发展都为整个媒体事业做了贡献。”



相较于刘源前辈愿坚守“传统媒体”的心愿,黄琳老师对当今发展有不一样的见解。在整个社会接受新闻的渠道皆在发生变化的时段,对于纸媒等传统媒体来说,它的受众定会减少,没落将成必然,加入新媒体应说是大势所趋,对于媒体人来说将会是比较好走的一条路。


针对部分纸媒只能走“为党政服务”的路线以维持生存的现状,黄老师认为这种生存状况实际上很尴尬。当它一旦哪天失去“为党政服务”这方面的功能,就将会被抛弃。因为符合传统的阅读习惯,纸媒不会消亡,但若仅仅安于现状,不与时俱进,它的前途依然堪忧,衰落将成必然。不进行一定的改革,纸媒必定难以回到它曾经辉煌的时代。


末了,黄老师问小编道:“你多久没有看过报纸了?”


在成师电视台台长陈钰看来,传统媒体之所以会发展滞后还与媒介和平台有关首先,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度、传播的方式以及传播的效率。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平台广泛,放弃了QQ还有微信,放弃了贴吧还有微博,离开了天涯还有知乎,这些平台像锁链一样把受众连在了一起,各种信息在受众的分享下于平台间传播发酵。纵使传统媒体在寻求改革,比如电子刊物的出现,但是本身的媒体传播性质决定了孰高孰低。现如今观众往往更愿意关注视频、音频等,生活快节奏让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文字。这样看来,视听冲击更比阅读要惹人喜爱。 



叁.校园媒体人的未来


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大媒体环境下,很多校媒的处境十分艰难,或为自身性质、或为影响力太小、或为专业水平不够高……


那么校园媒体人又该如何生存呢?


刘源老师认为无论是工作单位还是校园,只要是媒体人,我们就必须要遵守一些行业准则,那就是真实、准确、有良知。其次,他提出了两个关键词:胆大、心细。他鼓励众媒体人,要利用好大学校园这种自由的氛围,大胆地去想去做,但要沉得住气,细心地把新闻事件做出来,并且要做好,这才叫成功。


黄琳老师则觉得,校媒艰难现状的原因是:如今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,学生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,如果校媒制作水平跟不上,关注的范围过于单一,发布的内容不能很好的满足校园群体的需求,那么很难能吸引人。但是校媒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。一方面是为了培养锻炼校媒工作者们,另一方面是,校园发生的事由学生记者来报道,再合适不过。


最后,她对此提出建议:校媒的传播的形式应以受众为本位,满足受众的需求,同时也得多多提高新闻制作水平。“如果校媒工作者把这些做得很好的话,还是会变得很不错的。”


陈钰台长则从合作的角度出发,“校园各个团队可以一起做线上或者是线下的活动,达到合作共赢的效用”。除此之外,他还提到校媒要在内容和平台上进行创新,使内容更贴近大众,吸引受众去了解,并广泛寻找资源,开拓传播途径。


最后,陈钰台长寄语新闻中心的四大团队:“只有结合实际情况,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

END


同记者节一样,校园媒体人们也还在成长的道路上。作为校园媒体人,我们将从多方面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,做与学生息息相关的、对大家有意义的、正能量的真实报道。不畏困难,不忘拿笔时的初心与良心,继续承接“无冕之王”应尽的责任。在这条成长之路上,因为有你们的陪伴,我们并不孤单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努力,丰富自己的内容、提高自己的制作水平。同时,希望能够收到大家更多的回音,鼓舞校园媒体人继续勇敢前行。


最后,祝所有记者和所有的新闻团队,记者节快乐!




   文 | 陈珮云 刘颖 刘润 张姗 文雅

  图 | 陈珮云 刘颖  网络

         排版 | 陈珮云 刘颖 刘润 张姗 陈丹婷 

欢迎关注【青春报社】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